9月5日,bat365中文官方网站达墨隧道实习调研团在对江南乡周边贫困现状进行调研的同时,在达墨隧道与同泽隧道的交接处展开实习调研。
下午2点,在研究生学长的带领下,实习调研团成员到达了达墨隧道入口施工现场,路段项目的现场主管谢安然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成员们并接受了实习调研团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谢安然介绍说,队员们眼前的隧道主体结构都是通过一个固定的施工模式建造而成的——钻炮眼,填药爆破,出渣,挂网立架支护,初喷混凝土,待下段隧道初喷完成后二喷混凝土,如此循环直至隧道主体打通。
采访中调研团了解到,在打孔这一阶段,项目部选择的是人工钻孔,谢安然对此做出了解释,公路隧道之所以不用盾构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系数比地铁施工要大,完全可以采用人工来进行打眼工作;二是从成本角度考虑,因为公路隧道的造价,相对于地铁施工要低一点,如果使用盾构机的话极有可能超出预算,因此该项目选择使用人工钻孔。同时谢安然还向调研团介绍了一种可以代替人工进行钻孔工作的机器——多臂凿岩机,遗憾的是因为该种机器仍处于推广阶段,本段项目并没有使用,所以团队成员也就未能亲眼见到。
期间谢安然还强调了防水排水的重要性,不论是修路还是隧道,对任何工程来讲水患几乎都是影响最大的,所以此项目始终都是防排结合。尤其是在隧道的洞口部分,雨水冲刷边坡越多的话,边坡滑块就越严重,甚至还会导致通道整体下沉。调研中成员们发现在现场建立的边坡防护墙上有宣传板,其边上有一堵几百米长的防撞墙,谢安然解释说这是施工队在对施工前期先做的, 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从上面道路经过的车如果发生事故,有了防撞墙和波形护栏两重保护,就不会直接掉到工作区;第二是它也相当于一条拦水带,能够把水拦下,直到几百米外才让水流下来,这样水就不会冲刷隧道洞口。之后,团队成员跟随主任及其他工作人员进入了隧道内部,在隧道中成员们实地观察了一衬、二衬的隧道表面及台阶式钻爆法炸出的“台阶”。
在参观了隧道内部后,团队成员与谢主任共进晚餐。期间,团队成员与谢主任聊了许多关于读研与就业的话题。最后,他建议同学们在大学四年里认真考虑读研与就业之间的抉择,当面临抉择时,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充分考虑自己的意愿,并祝同学们都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文/周长宇 图/冯燕珊、刘锐)